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ybdxsw.com

第600章(1 / 2)

元华先生还如此有好胜心呢。

递交的尚书连忙陪了个笑。

“行吧。”荀柔拿笔一勾,疲倦的揉揉额角,“让华元华安心教授学徒,要多培养几个殇医派去军中传道,他不就赢了?”

反正仲景兄肯定愿意。

这几年时岁不顺,水旱时作,难免有疫病,倒刺激了医学发展。

荀柔挥手让尚书离开,正要稍歇片刻,却见一身玄色公服的尚书令荀彧,由侍从引领慢慢进来。

“阿兄?”荀柔有些惊喜,振作起身。

荀彧在堂下肃然一礼,这才去履上来。

“怎么还如此多礼?”许多年来,荀柔见惯堂兄行事风格,依旧不免嗔怪两句。

“礼不可废。”荀彧就席案对面坐下,也依旧含笑回答。

“什么要事,竟要尚书令亲自前来?”荀柔随口调侃。

要是大事,得有相应官吏并尚书台诸部尚书一道,眼下又不像。

荀彧脸上笑意一敛,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,双手递上前。

“大兄使我代呈辞表。”

荀柔一怔,取过奏表时手一抖,差点掉落。

他凑近灯台细读,果然是荀悦的辞表。

上面说,近来老病丛生,精力不足,不堪任事,请辞太学祭酒之职。

“大兄近来不好了?”荀柔回想上次见到荀悦,还是除夕家宴,当时看兄长似无不妥。

“大兄毕竟已近七旬。”荀彧低声道,“自八年前重病后,大兄身体已渐衰弱。”

荀柔匆匆一算,长兄荀悦竟已六十八……

……啊。

他仿佛在这一刻,突然才发现光阴流逝。

是什么时候,爽朗硕健的大兄,已经成印象中精深清癯的模样?乌发何时换了白头?

他竟回忆不起。

是几时秋去春来,流年暗换。

“……请大兄归家,好好修养。”荀柔最后只能如是道。

共和二十三年,春三月,丞相荀柔南巡益州,五月还京,不久病重。

阖眼再睁开,依旧漆黑一片。

到此为止么?

荀柔艰难地侧卧喘息。

“文若……公达……”

冰凉手被握紧,耳边回应之声,一轻、一沉。

“请,曹孟德回京,主持朝局……”

番外四

夏日炎炎,熏风灼灼,邻近渭水的私园,却还能享受到一丝奢侈的凉意。

荀柔和荀攸,以及相陪的刘端,坐在大树荫下,面前一汪从渭水引来的活水,一人一顶苇编小帽,一个马扎一根鱼竿,听着蝉鸣蛙唱,一边惬意垂钓。

一个仆从匆匆而来,“来了,来人了,是司马御史!”

“啊……”

“大人勿急。”

荀柔才轻呼一声,刘端已一跃而起。

在司马懿被侍从缓缓引入内院时,荀柔被搀进寝室榻上卧好。

荀攸慢腾腾起身,背着手挪进屋里,寻到位置坐好,现任监察御史司马懿正好跨步进门。

“司马懿见过丞相,见过御史。”司马懿一脸肃穆,在堂下就弯腰长揖。

目光却偷偷扫过老态龙钟,佝腰垂颈的荀攸,又轻瞟向卧榻。

竹榻上,前任丞相荀柔面向外间横卧,面容虽比前些年显出年纪,依旧秀美清隽,只是束发未冠,鬓发灰白,双颊苍白,眉目低垂,眼角延伸的细纹,显出一种苍老疲态。

时值酷暑,他身上还搭着一件衾被,轮廓纤瘦,伶仃支离。

面对如此面貌视人的前任丞相,司马懿却依旧难以放下心中警惕。

月掩在云中时,也晦暗难辨,一旦云开天霁,便要以清辉灼人。

从粮草官到军主簿,他在并州一路升迁,虽有自己努力,更离不开当初丞相荀含光为制衡孙氏的扶持。

他原本以为自己还要在并州待十年、二十年,直到鲜卑消解,孙氏回朝,没想到机遇突然降临,丞相荀柔病笃,扬州曹使君入京主持政局,他终借父亲与曹氏有旧,回到中枢。

但等他回来,荀含光病情已还转,他一脚踩入荀氏曹氏角力的漩涡中……

司马懿正心念电转,对面荀攸慢悠悠掀起眼皮,凝神看向他

“不咳咳咳”不及荀攸开口,床榻方向响起一串咳声。

刘端跪在榻边,一面替养父抚胸顺气,一面插空抬头向司马懿道,“大人之意,如今丞相是曹公,他已退职归家,请御史千万不要再如此称呼。”

“攸亦不再是御史中丞。”荀攸恰当接上一句。

不管司马懿心中怎么想,此时也按照“礼节”露出敬佩表情,再次行礼,“是懿不当,见过定国公、敬侯。”

刘端站起身,请司马懿上堂,再次代替养父发言,“不知御史今日来家中,所谓何事?”

司马懿走到榻上五步,见两侧跪坐的侍从皆抬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